专业号

蜂猴属是灵长类动物,它们是懒猴科下属的物种,与懒猴科的其他物种有密切的关系,例如懒猴属,金熊猴属、树熊猴属,也包括丛猴科和马达加斯加的狐猴。它们与南亚的懒猴关系最密切,其次是中非树熊猴、东非树熊猴和西非树熊猴。人们认为蜂猴亚科是在非洲进化的,那里生活着大多数生物;之后,可能有一组迁徙到亚洲,演变成体型小巧而行动缓慢的蜂猴。

蜂猴首先出现于中新世的亚洲化石记录中,大约在1800万年前的泰国和1600万年前的巴基斯坦。泰国的记录是基于与活的懒猴最相似的单枚牙齿,并暂时归类为“Nycticebus”。该物种的名字是“? Nycticebus linglom”,使用开放式命名法(前面的“?”表示该名称的暂定性质)。

在巴基斯坦的西瓦利克山脉的矿床中发现了几种懒猴,可追溯到1600-800万年前,包括晚中新世的瘦猴。大部分体型小,在体型的大小上可与最大的懒猴相比。分子分析表明,懒猴可能在1千成年前已经开始进化成不同的物种。人们认为,当巽他大陆架在低海平面暴露时,在大陆和东南亚沿海岛屿之间架起了一座陆桥。这些事猴子就已经到达巽他群岛。

这些猴子有类似熊的脸颊,有猴子的手(像树懒一样),美国动物学家迪安·科南特·伍斯特(Dean Conant Worcester)在1891年描述了婆罗洲懒猴。科学文献中最早提到的懒猴是从1770年开始的,当时荷兰人阿努特·沃斯梅尔(Arnout Vosmaer)描述了他当时收到的被称为孟加拉蜂猴(Nycticebus bengalensis)的标本。法国博物学家乔治·路易·勒克莱尔(Georges-Louis Leclerc),孔德·德·布冯(Comte de Buffon)后来质疑阿努特·沃斯梅尔决定将该动物与树懒联系起来的理由,认为它与锡兰(斯里兰卡)和孟加拉蜂猴更接近。布丰伯爵(Georges-Louis Leclerc, Comte de Buffon)于1765年首次使用“loris”一词,与荷兰语“loeris”极为接近。这种词源后来在1820年代得到了威廉·贝尔德博士(William Baird)的支持,他指出荷兰语loeris是表示“小丑”的意思。

1785年,荷兰博物学家彼得·博德阿尔特(Pieter Boddaert)率先正式使用“Tardigradus coucang”这个名字正式描述了一种懒猴。该物种基于托马斯·彭南特(Thomas Pennant)在1781年描述的“无尾猴(tailless maucauco)”,并被认为是基于巽他懒猴(Sunda slow loris),以及阿努特·沃斯梅尔对孟加拉懒猴的描述。 因此,关于“Tardigradus coucang”的身份存在一些分歧。后,该名称被称为巽他懒猴。接下来要描述的懒猴物种是孟加拉懒猴(Lori bengalensis)(已定名为孟加拉蜂猴),由伯纳德·杰曼·德·拉塞佩德(Bernard Germain deLacépède)于1800年命名。

1812年,埃蒂安·杰弗里·圣希莱尔(Étienne Geoffroy Saint-Hilaire)命名了“Nycticebus”(蜂猴属),以它的夜间行为命名。杰弗罗伊(Geoffroy)在这项工作中还命名了“Nycticebus javanicus”。 19世纪的作者也将懒猴称为“Nycticebus”,但大多数人将其名称为“tardigradus”(慢行猴)(林奈在1758年第10版的SystemaNaturæ中给予)。直到哺乳动物学家Witmer Stone和James AG Rehn在1902年澄清说:林奈命名的物种名称实际上是懒猴。

1900年左右,又有几个物种被命名,包括理查德·莱迪克(Richard Lydekker)在1893年提出的菲律宾蜂猴(Nycticebus menagensis)[最初命名是梅纳根西狐猴(Lemur menagensis)]和1907年由约翰·詹姆斯·刘易斯·邦霍特(John James Lewis Bonhote)提出的”Nycticebus pygmaeus“(倭蜂猴)。 然而,在1939年,雷金纳德·英尼斯·波考克(Reginald Innes Pocock)将所有蜂猴整合到一个物种中,即”N. coucang“,并记载在他的1953年出版的颇具影响力的著作《灵长类动物:比较解剖学和分类学》中,灵长类动物学家威廉·查尔斯·奥斯曼·希尔(William Charles Osman Hill)也遵循了这一路线。1971年,科林·格罗夫斯(Colin Groves)认识到倭蜂猴(N. pygmaeus)是一个单独的物种,并将”Nycticebus coucang“分为4个亚种,而在2001年,格罗夫(Groves)认为蜂猴属有3个物种(N. coucang,N.pygmaeus和N. bengalensis),以及蜂猴(Nycticebus coucang)有3个亚种(N.c.coucang,N.c.menagensis和N. c.javanicus)。

2006年,通过对DNA和细胞色素b基因的DNA序列进行分子分析,菲律宾蜂猴(Nycticebus menagensis)被提升到独立物种水平。在2008年,格罗夫斯(Groves)和伊布努·马里扬托(Ibnu Maryanto)确认将第5种爪哇蜂猴(Nycticebus javanicus)提升到物种状态 。物种分化主要基于形态上的差异,例如大小,毛皮颜色和头部标记。

为了弄清物种和亚种的边界,并确定基于形态学的分类是否与进化关系一致,科学家使用线粒体标记D-loop和细胞色素b衍5261生的DNA序列研究了”Nycticebus“(蜂猴属)内的系统发育关系。以前使用核型,限制酶和DNA序列进行的分子分析的重点是了解少数物种之间的关系,而不是整个属的系统发育。虽然2006年发表的分析结果尚无定论,尽管一项试验表明,N.coucang和N. bengalensis彼此之间的进化关系显然比与它们自己物种的成员更近,这可能是由于自测试以来进行的渐渗杂交所致。这两个分类群的个体起源于泰国南部的一个交界地区。 该假设在2007年的一项研究中得到了证实,该研究比较了孟加拉蜂猴和间蜂猴的线粒体DNA序列之间的差异,并表明这两个物种之间存在基因流。

2012年,菲律宾蜂猴(N. menagensis)的两个分类学同义词(以前被称为亚种)。邦加岛蜂猴和加里曼丹蜂猴被提升为物种地位,与一个新物种卡扬河蜂猴也有区别。瑞秋·蒙兹、安娜·内卡里斯和苏珊·福特(Rachel Munds,Anna Nekaris & Susan Ford)将这些分类学修订基于可区分的面部标记。这样一来,被统称为婆罗洲蜂猴的”Nycticebus menagensis“物种复合体就变成了4个物种:菲律宾蜂猴(Nycticebus menagensis)、加里曼丹蜂猴(Nycticebus borneanus),邦加岛蜂猴(Nycticebus bancanus)和卡扬河蜂猴(Nycticebus kayan)。

自然生态保护共享平台
京ICP备05067984号-44
基于E-file技术构建